时间:2022-02-28 01:13:14
导语: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教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96-02
小学二年级学生正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阶段,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赋予数学教学活力,使二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从而爱学数学意义重大。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突破点。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对学生加、减、乘、除等逻辑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都进行了初步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一、研究教材是基础
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岸本褪且斫饨滩?,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巴浮本褪且莆战滩牡南低承?、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是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中,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岷茏匀坏匚室晃恃骸盎褂惺裁次侍饴??”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
三、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新突破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积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例如:学习“米和厘米”时,让学生扮演测量员,测量出教室的长、宽;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让学生来当售货员,模仿超市工作情境,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灵活运用;还有的当小小邮递员、小医生;等等。儿童在这些活动中,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景中去,这样,客观环境与主体活动的和谐,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
2.师生关系融洽,活跃课堂气氛。当教师带着微笑,说着亲切的话语站在讲台上时,学生的紧张心理就消除了,使得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愿学、乐学,因而就会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待发言的学生如果讲对了要热情、诚恳地加以肯定,“你回答得真棒”,“你和老师想的一样”;如果讲得不完整,可以说“没关系,再想想”让学生补充后,再重复一遍,并鼓励说“你真行”;对有些回答的特别好、有创新的学生,奖励一朵小红花等,并集体表扬他。教师的语言需富于情感,让学生感到你是发自内心的在鼓励。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备,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学生才会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学习中,克服思想懒惰,逐步培养成熟立体的数学思维。
3.让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更多的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原始状态,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这样,在鼓励个性发挥的意义之下,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成为可能。怎样丰富学生“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在灵活多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尽量使每位学生发挥其思维的最大潜能,使他们感到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动手能力,学会化书本死板知识为手中的理解内容。
(二)掌握学生的行为习惯
有些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言行,这会使教师常常深陷尴尬。这时,应该利用多种场合让他们理解学生与老师是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会学生提出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具有理解和解决疑难的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日常中积累经验,关注学生生活并为其制订合适的学习方案。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新形势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与思维体系。
(三)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源自于快乐的学习氛围,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快乐有趣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用有趣生动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进入到本堂课的学习过程当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说话风格、语调、语速、情调等语言处理效果是成功完成数学教学的关键,因为语言贯穿于整堂课教学的始终。教师尽量采用灵活、生动、有趣、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讲课,用语言来营造一堂生动、盎然有趣的数学课,使学生期盼每一堂数学课的到来,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
四、结语
尤其我们这又是一所农村小学,相较于市里的小学,这里的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足够的正视,大部分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基本是不闻不问,他们都在工厂上班也没时问问,很对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家长就不接送,自己来回走。在新的二年级的学习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参加省、市的网上研修的一点收获谈一谈自己对其中一些问题的一些做法。
1尽可能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寻求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数学又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只有联系生活的数学,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农村小学的学生在没有家长督促的前提下,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就是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时刻注意把乘除法的相关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例如在学期刚开始,学生初次接触乘法的时候。我没有先急着给学生先讲什么乘法的意义呀,乘法怎么做呀。我和学生们说:“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是赶集的日子,等会放了学我们去赶集想买点什么呀?”学生有说苹果的,有说香蕉的,有说面包的等等。我说:“待会老师想买几斤苹果,现在苹果好像是两元钱一斤吧。老师想买五斤,我得带多少钱去呀?帮老师算算呗!”学生们就给我想带多少钱,有几个可爱的学生还告诉我说:“2加2加2加2加2,算出来就是十元呀,老师你带十元就够了。”我又问:“那老师要是想买一百斤呢?把一百个2加起来吗?”同学们说是。我又问:“那要是一千斤,一万斤呢?全加起来不是太麻烦了吗?”自然而然的给学生引出来乘法的来源,意义。学生也就很容易就懂了。
2尽可能的利用课堂上的每一个时间小缝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二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往往是方法对,结果不对。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才有助于培养农村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农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农村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利用下面几个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1利用每节课的缝隙时间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九九乘法口诀”。二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如果“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我在每节课的缝隙时间里,都会和学生玩“九九乘法口诀”的一些游戏。甚至在学生站路队回家的路上都让他们背诵“九九乘法口诀”。
2.2加强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二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我在课堂上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出口算题,让学生既熟悉乘法口诀,又能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谒闶辈唤鲆笱剖?,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
2.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岱⑸砦?,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每天的家庭作业中我都会布置学生自己出十道和当天学习内容相关的计算题,并对学生提出要求:首先要认真校对,其次要自己计算、规范书写。
通过以上的方法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不再出现做应用题时方法对,结果不对的情况了。
3在日常教学中,以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我所在的这所农村小学,学生放学回家后,家长辅导的很少很少,基本就是靠学生自觉、自学完成作业,复习、预习自己学到的知识。所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能教你们一时,教不了你们一辈子,你们一定要学会自己学习、自己看书。这样在上完学以后才能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是这样做的。
3.1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在初始阶段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我会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我会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能形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3.2充分运用各种途径、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3.3指导学生课堂小组合作,提高自学效率。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我经?;崛醚谧鐾昴骋桓隽废昂?,先小组讨论答案,找出统一答案,再找出不会的,我在统一讲解。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一、趣味性的表内乘法教学
传统表内乘法教学以背诵为主,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丧失学习兴趣。我们的表内乘法优化教学,以背诵为基础,结合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趣味性方法进行,使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对表内乘法知识的掌握自然也更加牢固。例如多媒体教学,教师课前制作动画课件,在课堂进行播放。动画中有三只小鸭子和两头小牛在一起,教师先让学生利用加法,算一算画面中的小动物一共有几条腿,学生根据2+2+2+4+4=14的算式计算出答案。随着教师鼠标一点,画面中的小鸭子和小牛分别站成了两队,教师启发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乘法口诀对题目进行简化计算。学生们通过分析题目,根据“二三得六”和“二四得八”的口诀,再计算6+8得出答案,使他们体会到了乘法是加法简算概念的意义。
二、生活化的表内除法教学
表内除法是表内乘法的逆向思维,所以教学应该更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具体教学的优化策略中,我们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重点发展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例如在表内除法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小龙一家三口,妈妈买了12个橘子,如果平均分配,每个家庭成员能够分到几个橘子?学生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很快就根据“三四十二”的乘法口诀,判断出每人可以分到四个橘子。接着教师修改问题:要是壮壮到家里做客,将橘子平均分配,每人可以分到几个?学生们通过总结,虽然人数变成了4个,但是橘子总数还是12个,仍然可以用“三四十二”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只不过每人分到的数目成了3个。这样的教学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了乘除法间的关系,对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混合运算的解题训练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能力,需要通过解题训练来进行培养。单纯的计算题只是对学生养成运算能力具有训练作用,而通过解答应用题的训练,可以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所以我们在解题训练的优化教学策略中,以应用题为主,力求使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如例题:妈妈在超市买了一条2斤的鱼,每斤8元?;孤蛄?斤芹菜,每斤2元。她给了收银员100元钱,问收银员应该找回多少钱。教师先引导学生,这道题可以用付款的总数减去消费总价得出答案;也可以用付款的总数减去鱼的价格,再减去芹菜的价格得出答案。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解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通过100-(2×8+4×2);100-2×8-4×2两种计算方法完成解题。之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题中芹菜的总价为8元,相当1斤鱼的价格,可以进行简算。学生受到启发,通过100-3×8的方法完成解题。这道题本身很普通,但是教师根据题目,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有效发展了解题能力。
四、有余数的除法应用探究
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应用范围很广,因此我们在此项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具体应用途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如“有34名学生,分成6排站队。要保证前面五排的学生数目一致,前五排每排应有多少人,最后一排应有多少人”。之后引导学生观察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学生们开始利用34÷6=5…4的方法进行計算,但是发现站成了7排。这时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将前面五排和最后一排分开考虑。学生受到启发,用5当除数,通过34÷5=6…4的计算过程,计算出前五排每排应有6人,最后一排应有4人的答案。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总之,通过注重趣味性与生活化的教学优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知识,养成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引导为主的解题训练,带领学生广泛参与,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探究学习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收获知识的快乐。这些教学优化,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方法,获得全面发展。
作者:张帆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共40人,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
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
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表内乘法(一);二、角的初步认识;三、表内乘法(二);四、测量长度;五、表内除法;六、总复习。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一)、 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二)、 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三)、 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四)、 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进度一、表内乘法(一)……………………&he
一、儿歌充满童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知识的准确性强,数学用语又规范,因此在一些孩子看来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儿歌由于其内容浅显、思想单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儿歌,就能成为一把打开这些孩子探索求知之门的钥匙。儿歌教学是孩子成长中最常见,也是最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途径之一。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数学教学中采用儿歌,让孩子有亲切感,儿歌的童趣增添了数学的魅力,让孩子更愿意去了解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如在一年级的凑十法教学中,我用凑“十”儿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十的朋友要记牢。
短短的一首儿歌,引出了数学知识新篇章,孩子们被这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吸引,不知不觉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了“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害怕与困惑的心理一扫而空,学生就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
二、儿歌朗朗上口,数学教学由繁变简
低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由于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低年级应用题也就成为了中高年级两步运算、四则运算应用题的基础。但低年级孩子的理解分析能力发展还不完全。对于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只能依赖反复练习和讲解。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应用题也索然无趣了,更可能因此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和厌倦的心理。如果教师能适时地采用儿歌进行教学,则可少费许多周折。因为儿歌语言活泼、节奏明快。如在二年级应用题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儿歌:
解决问题莫着急,认真读,细心想,找出条件和问题,数量关系要看细;谁和谁共有多少,请用加法算一算;多几少几和相差,准是减法来求差;知道每份和几份,要用乘法求总数;平均分和等分题,少了除法可不行。
五句儿歌分别概括了加、减、乘、除常见的情况。孩子们从中了解到基本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又因熟记儿歌内容,而较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三、儿歌浅显易懂,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
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等理解性知识,常常需要学生理解并运用。而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还不完全,对一些相关的数学概念不能很好地加以理解,仅凭老师的想象、推理,反复地说教,学生不能完全明晰地接受,久而久之,反而会对数学产生厌倦的心理。儿歌具有浅显易懂,语言活泼,易记易唱的特点,并且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儿歌,则可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得到适当缓解。如在三年级测量长度单位教学中,通过儿歌:
量长度记清晰,大到小放一起,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相邻都是十进率。米和千米也相临,进率1000是特例。伸开双臂是1米,八字手枪1分米,食指宽度1厘米,指甲厚度1毫米。
短短四句儿歌,不仅概括了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的大小、进率,并且还用自己的身体器官,同时配合学生的肢体动作很好地理解了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让学生在边说边做的愉悦氛围中掌握了抽象的概念,解决了这个看似很困难的问题。
四、儿歌充满智慧,帮助师生归纳总结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需要寻找规律,归纳特点。不可避免要用规范正确的数学用语,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用语的理解及概念的把握存在偏差。因此许多低年级学生对数学规律特点的归纳有些不知所措,有些甚至是害怕。儿歌同样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在二年级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教学中用儿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两步计算要牢记,发现括号要先算,没有括号要分类,混合运算先乘除,同级运算按顺序。
1、36÷4=9,这个算式读作( ),其中除数是( ),商是( )。
2、8+22=30,54-30=24,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应该是( )。
3、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 )个面包,列成算式是( )。
4、计算54÷9=( )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
5、6个百、7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6、一个直角三角板中有一个( )角,两个( )角。
7、风扇转动是( )现象,推拉抽屉(tì)是( )现象。
8、49、50、51、52、( )、( )
9、一架钢琴的售价是998元,约是( )元;一台冰箱的售价是203元,约是( )。
10、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 )里。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 ) >( ) >( )
11、9的3倍是( ),8是2的( )倍。
12、有12个苹果,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 )份。
二、判断下面的话对吗?对的画“√ ”,错的画“ ×”。 (10分)
1、计算35-(23-12)时,先算23-12。 ( )
2、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 )
3、风车转动是平移现象。 ( )
4、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 )
5、比锐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 )
三、选择。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 )。(10分)
1、8的4倍是( )
① 32 ② 2 ③ 12
2、96-32+28= ,正确答案是( )。
① 29 ② 60 ③ 92
3、36+28 ( ) 6×9比较,括号内应填( )。
① < ② > ③ =
4、12÷4读作:()
①12除4 ②12除以4 ③4除以12
5、唱歌的有45人,跳舞的有9人,唱歌的是跳舞的()倍。
①3②4?、?
四、计算。(31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54÷9=5×8=54+6=7÷7+5= 50+60=
64-8=7×3=32÷8=36-36÷6= 98-80=
16÷2= 1×1= 63-7= 3×8-9= 150+10=
一、思想认识。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去年下半年我向学区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所以这一学期来我都是以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鞭策 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在"七一"那天,我还荣幸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使自己的思想上 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是对自己思想上严格要求的一个新的开始。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 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数学教学》、《优秀论文集》、《青年教师优秀教 案选》等书籍?;拐』岫喑鐾馓?,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 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这学期主要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思想品德、科技、文体的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已经接手第二学期,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一 清二楚,并且教材经过上学期的摸索,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工作起来还算比较顺利。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 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 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 生们表现出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 大的进步。""我想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那么好。"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 "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 "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两个班所定的9对"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
这学期我还承担了数学优质课比赛的任务。从接到任务的时候开始,我就感到压力是非常重。首先这次优质课是数学开放式的课,是一种新的尝试性的教学模式?;?有这次优质课与众不同的是上完课后还要进行答辩,要考的还是教师本身的素质。再者本校的数学优质课连续三年能够取得镇的一等奖,并代表镇到区参赛。面对这 样的压力,我和数学科组的老师没有气馁,都想把这次课取得最好的成绩。我从学习理论知识开始,翻越大量的书籍及从网上搜集有关数学开放式教学的资料。数学 科组的老师及校长都非常重视这节课,给予我莫大的帮助,一起定内容,一起出谋献策想教案、课件的设计,共修改教案、课件、试教十多次。有时候还得全科组加 班加点。像x老师帮我把课件做好,领导主动帮我提建议,其它老师帮我做教具、录音等等。令我感觉到不是我一个人上公开课,而是有一股凝聚力使我感觉到是全 校上。而在全体的努力下,这次的公开课终于实现了我校数学优质课连续四年获镇一等奖、并代表镇到区参赛的梦想。
三、领班工作。
810-200= 50+80= 60+80= 405+396≈
60+240= 3×8= 120-90= 398+101≈
81÷9= 8×9= 560-50= 798+95≈
76+24= 60+800= 70+60= 207+402≈
350+40= 140-80= 1000-500= 101+405≈
二、用心想,填一填。22%
1、20个十是( ),10个百是( )。
2、十位、百位上都是9的数是( ),比这个数多10的数是( )。
3、8个一和6个百合起来是( ),读作:( )。
4、在÷=……5中,除数最小为( )。
5、从0、4、8、3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的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
6、按规律填数。
130、150、170、( )、( )。
123,234、345、( )、( )。
7、在( )里填上适合的单位名称。
一张桌子高6( );黑板长约4( )、;一条黄瓜长约16( )
橡皮厚约10( );明明的身高是1( )36( );
8、在得数大于700的算式后面的( )里打√
299+385()205+498()83+612()
9、鱼塘中放养的鱼的条数如下表:
种类青鱼草鱼鲢鱼
条数318条354条920条
( )鱼的条数比草鱼的条数少一些。( )鱼的条数比青鱼的条数多得多。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20分。)
24÷8=27+72=27÷4=20-20÷5=
9×7=98-89=7÷7=40-23+17=
7×3=9+61=6×8=9÷3×3=
70-21=35÷5=70÷7=73-8×5=
32÷7=0÷8=8+8÷4=0×6+36÷4=
2、巧算。(每题2分,共8分。)
47+29=()+()=()
85-38=()-()=()
4×4+5×4=()×()=()
15×9-8×9=()×()=()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每题1分,共6分。)
64+()=100()÷8=7……432=()×5+()
8=()÷8()×8=6×()()÷2=()×4
4、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
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几?除数是9,被除数是72,商是多少?
二、概念部分(共30分)
1、填空。(第1题4分,第6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1)圈一圈,填一填
()×()=()个
()÷()=()个
()÷()=()份
(2)8是4的()倍,9的3倍是()。
(3)÷5=7……,是(),这时是()。
(4)从42里连续减去7,减到0,需要减()次
(5)用小球和小棒搭一个正方体框架。左图还缺()个
小球,()根小棒。
(6)求9个5连加的和,可用乘法算式()×()来计算。
(7)()里能填几
26+()<4230-()>67×()<63
(8)用39根一样长的小棒,最多可以搭()个单独的正方形,还余()根。长方体、正方体都有()个面()个顶点。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6分)
(1)拼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
(2)下午3时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正好是直角………()
(3)45÷5=8……5……………………………()
3、选择题。(把合适答案前的字母填在“()”内)(每题2分,共4分)
(1)下列各数中不是平方数的是(),奇数是()。
A.9B.64C.8
(2)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
A.B.C.
三、应用部分(每题5分,共30分)
1、学校合唱组分成了8排,每排正好9人,合唱组有多少学生?
2、二(1)班有45名同学报名,如果每8人一组玩游戏,一共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人?
3、橘子有10个,苹果有5个,橘子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4、每条船可乘6人,58个同学去乘,9条船够吗?
5、小巧看一本书,6天看了36页,还有9页没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6、统计:二(6)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如下:
合唱组绘画组科技组象棋组
人数161448
(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画出绘画组、象棋组的条形)
(2)参加合唱组的人数是象棋组的()倍。